01
前不久,朋友来家做客,给我讲了一件她儿子晨晨的事情:
晨晨4岁,那天看了一下午的动画片,吃过晚饭之后,又跑向了电视机,想要继续看。
妈妈不同意,跟晨晨说“今天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了,不能再看了,明天再说。”
晨晨向妈妈撒娇说看最后一集。随手要去按电视的开关,又被妈妈阻止了。
见妈妈坚决不让自己看电视,晨晨急的跳了两下,坐在地上,大声哭闹起来,“不行,我就要看,就要看”,说着还哭了出来。
妈妈一把将晨晨从地上硬拉起来,严肃地告诉了晨晨,“一天看电视不能超过几个小时,说不能再看就不能再看”,随后撒开晨晨的胳膊去收拾碗筷。
没料想,身后传来“嘭”的一声,原来是晨晨把放在桌子上的遥控器,狠狠地砸向了电视。
说到这,晨晨妈妈叹了口气:“当时我特别生气,转过身来就想揍他一顿,不过看到他哭的怪可怜,打了再出更大的问题,就忍住了,孩子发脾气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。”
晨晨妈妈能忍住不打孩子,真的是非常难得,仅仅是粗暴地打压孩子的怒火,很有可能让孩子做出更加可怕的事情来。
02
前不久,有这样一则报道:
孩子拿着手机玩游戏,让爸爸批评了一顿,但仍然没有放下手机,这时愤怒的父亲一把夺过孩子手中的手机,照着屁股就是两脚。
随手将手机从窗户扔了出去。情绪失控的孩子,愤怒地从楼上跳了下去。
父亲连忙跑下楼看摔伤的儿子,没想到儿子已经奄奄一息。留下悲痛欲绝的父亲。
这样的悲剧或许并不多见。
可是在生活当中,孩子发脾气的现象总是无法避免的。
而且面对孩子熊熊燃起的怒火,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用更大的怒火去压制孩子的怒火,用更大的声音去盖过孩子的吼叫,最终陷入愤怒失控的境地。
03
许多妈妈都很苦恼:这孩子,明明前一秒还是小天使,而后一秒就变成了小恶魔,让妈妈们束手无策。
为什么一点点小事就能够点燃他们的怒火?
乐妈的朋友找乐妈聊天,两人聊得投机,一时忽略了在一旁摆弄积木的乐乐。
他们聊的火热,直至孩子接连喊了三声妈妈,妈妈都没有听见。乐乐开始变得暴躁起来,抓起积木丢向了妈妈。
妈妈这才转向乐乐,“自己玩哈,我跟你阿姨聊会天。”乐乐依然烦躁,又拿了一块积木丢向妈妈,随后趴在地上打滚。
妈妈觉得自己在朋友面前很丢脸,“不跟你说了吗?自己玩会,就是不听”站起身来,拉起乐乐推进了卧室,带上了门,只听见孩子重重的砸门声......
孩子左说右说都不听,又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。可转念一想,乐乐又有什么错呢?
孩子只是想跟妈妈展示自己的成果,不料却受到这样的待遇,未免有些太不通情达理。
家长必读讲堂特邀嘉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范葳老师(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欣赏范葳老师更多精彩文章)曾说:“很多时候,孩子的愤怒,也是在向我们释放一个信号,我们需要读懂孩子愤怒背后的潜在表达。”
是否我们的做法没有顾虑到他们的感受,让他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?
他发脾气,是否只是为了引起我们的关注?
是否是孩子的需求没有被满足,他便要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发泄自己?
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,更何况,孩子发脾气,有时并非都是坏事。
04
发脾气的孩子更健康
小时候常发脾气,是一种健康的沟通方式。有句流行的话叫:“情商低的大人,是因为小时候没哭够”。的确有一定道理。
泪水里包含了皮质醇和应激激素。当我们哭的时候,实际上是从身体里释放压力。有研究表明,眼泪还可以降血压,促进心理状态的平衡。
发脾气的孩子更加专注
有时候孩子们发脾气,是因为没达成自己的目标而沮丧。比如学走路的孩子,不停地摔又不停地想站起来。最后哭了,哭不是因为疼,而是因为生气。
比如我常看小优搭积木,有一块积木怎么都搭不住,她会大叫一声,一脚把积木都踢翻。
脾气爆发之后,她并没有放弃不玩,而是理清思路重新开始。
发脾气的孩子独立意识强
优优幼儿园后,有段时间,要求自己要穿长裤,夏天,很热,我很不理解。
开始我尝试给她讲道理,但是几个回合下来,小优发怒了,我也怒了。她表达着自己强烈的诉求:必须穿!
眼看着要迟到了,只能顺了孩子的心,让她穿上了长裤,送她去幼儿园。
我给幼儿园老师发微信,让她问问女儿为什么要穿长裤。不多时,老师给我发来优优的说法,“因为我不想午睡的时候让别人看到了我的小内裤。”
我内心狂喜,原来是性别意识在作祟啊。这是好事不是吗?
05
面对脾气大的孩子,我们该怎么办?
接纳孩子的情绪
面对发脾气的孩子,这个时候,最忌讳的就是,孩子愤怒,我们比孩子更加愤怒。面对孩子的冲动行为,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去区分事情的对与错,而是帮助孩子面对情绪,接纳他们表达情绪的权利。
当孩子特别激动时,过去抱抱他,他哭的那么可怜难道自己不心疼吗?心平气和地抚慰,帮孩子从被愤怒控制的情绪中脱离出来。
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想法
小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的,他暴躁的情绪背后,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。
孩子不悦,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,有的孩子会说我感觉自己很难受,想打人;有的孩子会说我想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全部砸烂;有的孩子会说没有人陪我玩,我很不开心......
如果孩子能积极地用语言描述的时候,那恭喜你,孩子已经开始拥有情绪管理的能力了。
要知道,比愤怒更加可怕的是孩子慢慢成为了不会表达愤怒的人。
父母要自我检验
孩子的脾气,跟父母息息相关。
一个爱发脾气的家长,最后往往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会变成爱发脾气的人。
孩子总是喜欢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,家长脾气暴躁,孩子个性也不会太温善。被情绪化、常常发脾气的父母带大的孩子,情绪问题更多。